刘慈欣:期待中国科幻“黄金时代”
神色专注、衣着简单。虽然因为连日来的行程略显疲惫,但只要一谈起科幻话题,刘慈欣就充满神采。
10月18日,2023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,这是这一科幻文化主题活动首次走进中国。作为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荣誉主宾,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畅谈了科幻的现在与未来。
尽量不要专职写科幻小说
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科幻作家之一,刘慈欣的一举一动十分引人注目。采访开始前,记者观察到,现场工作人员几乎人手一本《三体》,不少书的封面略显破旧,显然已被翻阅过多次。
写作是作家的基本功。随着中国科幻受到越来越多关注,很多青年人投入到科幻写作中。对于年轻后辈如何进行科幻写作,刘慈欣给予两点建议。
“科幻创作需要的能力是在科幻之外的。它要求我们不要把思想局限于生活这一亩三分地,要把目光放远一些。”刘慈欣坦言,这个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,“特别是成年以后,我们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,很难再把目光从生活中抽离出来。所以第一个建议,就是要把眼光抽离出有限的生活范畴,看到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。”
他的第二个建议也很朴实。“尽量不要专业地去写科幻,因为当你专业地去写,生活可能面临较大困难,反而会熄灭科幻创作的热情。”刘慈欣说完,现场笑声一片。
“最好还是先作为一种爱好,业余地去写,等发展到一定程度,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后,再变成专业的。”刘慈欣总结道。
对于科幻人才的培养,他也有自己的思考。“科幻小说本身是一个具有强烈创新色彩的文学题材,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,让青少年对未知世界、对科学产生兴趣。”刘慈欣说,培育好优良的科幻文化土壤,自然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年轻的科幻人才。
技术发展需要小说构筑想象力
时代奔涌向前,各种技术日新月异,短视频、游戏等持续“瓜分”着大家的注意力。我们还需要科幻小说么?刘慈欣的回答很坚定。
“肯定是需要的。这个时代,可以说科技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科技和想象力结合,可以描述出一种未来图景,能够到达我们到不了的宇宙空间。”他认为,未来技术发展需要科幻小说构筑一种“想象力空间”。
科幻小说能带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,这也是刘慈欣坚信的理由。“就像一位历史学家说的那样,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创建文明走到今天,是因为我们能用想象力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世界。”停顿片刻后,他非常笃定地说,“科幻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文学题材。所以我认为,这个时代很需要科幻小说。”
在刘慈欣看来,科幻小说中的“人类”是一个整体,更容易引起全世界共鸣。“在科幻小说中,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,我们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生活在尘埃上,所以,科幻文学是最能够引起不同文化、不同国家人们共鸣的一种文学体裁。”他说。
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感,当遇到天马行空的问题时,刘慈欣很有思考性,也很有前瞻性。
“对100年后的人类说一句话,你会说什么?”
“我希望他们能够远远超出我们这一代。不管是生活还是成就,还有那个时代人类所生活的范围,都远远超出我们这一代科幻作家的想象。我也相信,会是这样。”
“科幻小说所描写的梦想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,所描写的噩梦危机也是我们要共同面对的,所以,它是一个连接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桥梁。”对于科幻文学的未来发展,刘慈欣饱含深情。
中国科幻正朝百花齐放方向发展
科技带来的神奇感为科幻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养料,但科技的飞速发展又为科幻作品创作带来挑战。
刘慈欣坦言,上一部作品出版后,自己一直在努力写作。“刚开始写的时候感觉很震撼,但写到一半,时代就追上来了,又重新写,时间也就这么浪费过去了。”
“科幻不管变成什么样子,最初的诞生都是建立在科学那种神奇感之上的,这种神奇感对科幻小说十分重要。”他指出,现在科学技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,它也就失去了这种神奇感,至少对传统类型的科幻小说打击很大。
当被问到有关中国科幻发展的问题时,刘慈欣表示,并不希望只有一种形式,“最良性的状态应该是百花齐放,有众多的风格、众多的题材,我认为,目前中国的科幻也正朝着比较良好的方向发展。”他说。
中国科幻的“黄金时代”什么时候到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