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”特稿】书写文化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
【“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”特稿】
光明日报记者 于园媛
75年,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,却又足以让我们的事业发生“天翻地覆慨而慷”的巨变!
75年,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日新月异、蒸蒸日上。
一组对比数据,勾勒出从“一穷二白”到“枝繁叶茂”的巨大变化:
1949年,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、博物馆21个。
2023年末,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、博物馆6833个,分别是1949年的59倍、325倍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文化产业蓬勃发展,文艺精品层出不穷,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。文物出圈、非遗活化、博物馆打卡、艺术进乡村……在文化的沃土中,在希望的田野上,人们品味着收获的喜悦,也怀着甜蜜的憧憬继续耕耘前行。
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
“美丽的草原我的家,风吹绿草遍地花……”锡林郭勒盟的乌兰牧骑队员犹如欢快的百灵鸟,把美妙的歌声送给草原上的农牧民。
1957年,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诞生。“到人民中间去!”一句号召,响彻草原60余载。乌兰牧骑队员冒寒暑、迎风雨,长期在戈壁、草原上辗转跋涉,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,传递党的关怀和声音。
正是这样一支支“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”,传递着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初心使命——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
1942年5月,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:“为什么人的问题,是一个根本的问题,原则的问题。”
2014年10月,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社会主义文艺,从本质上讲,就是人民的文艺。”
2023年10月,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,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、依靠谁,成果由谁共享、成效由谁评价等根本性问题,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。
在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思想指引之下,我国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。
——激活文化潜能,让群众唱主角,高质量文化供给让人们的文化获得感、幸福感大大增强。
“村BA”“村超”“四季村晚”“大家唱”群众歌咏比赛、广场舞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;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、美术馆、综合文化站和90%以上博物馆免费开放;农家书屋、社区书房、文化驿站等打通文化惠民“最后一公里”……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、更为丰富、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——坚持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,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。
《乡村国是》《国家温度》等报告文学作品叙写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;《山海情》《人世间》等影视作品讲述社会变迁中的百姓故事;《秀美家园、悠悠乡思》《互联网的春天——农村电商》等美术作品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…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新时代的文艺园地百花齐放、硕果累累。
让笔头和镜头对准人民,把话筒和舞台交给人民,开辟渠道、搭建平台、创造条件,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。有了人民智慧的源头活水,75载方兴未艾,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之河激流奔涌,滔滔向前。
中华文化“一池春水”生机勃勃
一秒穿越回大唐是什么“神仙体验”?古典舞《唐宫夜宴》给你答案!
丰腴的体态、俏皮的表情、婀娜的舞姿,一群唐朝“小姐姐”蹦蹦跳跳地从古画里走出来了!有了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加持,少女们穿行在《簪花仕女图》《千里江山图》之间,走进富丽堂皇的宫殿,一千多年前的宫廷夜宴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。
深植于五千年文化土壤的自信心、自豪感,此刻更加坚定、更加充沛。
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依托坚定的文化自信,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。
——保护好、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,人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。
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建成,历史典籍版本的收集与分级分类保护工作稳步推进;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,“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”“考古中国”等项目取得重要进展;长城、大运河、长征、黄河、长江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初显集群效应;“中华古籍资源库”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等文献资料数据不断完善……弦歌不辍,薪火相传,中华文化的“一池春水”生机勃勃。
——科艺并行、创新技术让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有了新思路、新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