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出版,如何跳出“搬运工”思维
随着互联网普及,传统出版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曾经争论过一个话题:究竟是“互联网+”还是“+互联网”?数字出版仅仅是把纸质内容“搬运平移”到网络介质上吗?
日前,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发布的《2022-202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年度报告》披露显示: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展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,总收入达到13586.99亿元,比上年增加6.46%。但与上扬的市场规模相比,国内数字出版在整体认知及运营中仍存在短板与固化思维。如何跳出从线下复制到线上的单一“搬运工”思维?
“面对海量内容需求的互联网应用,即使是有长期历史积累的出版社,也面临着优质出版资源不足、聚集效应不显著的问题。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毛文涛告诉记者,优质的内容资源不仅稀缺,也很昂贵,这决定了数字出版领域内容资源的聚合不是漫无目的、毫无章法的;平台内容的聚合既有“要与不要”的决断,也有“先与后”的取舍。他建议,在扩大平台数据规模和为用户提供准确内容间找到平衡,让用户既能“有问必应”,又能“有应必准”,让读者获得可信赖的知识服务。
从“读者在哪”的茫然,到精准及时链接客户群
基于《辞海》《汉语大词典》等大部头工具书的“聚典数据开放平台”,三年来为4800万用户提供超10亿次知识查检服务,月活跃用户数超600万人。今年新亮相的“尚古汇典·古籍数字服务平台”引发学界关注;七猫围绕精品网文IP布局数字全版权开发……可以说,持续探索的沪上数字出版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“为用户提供知识查检服务的同时,用户的查询行为也汇聚到聚典平台。这样能直接观察到用户对各类知识的查询情况,也便于分析把握阅读行为的特点和规律,以及区域分布情况等。”毛文涛坦言,这些宝贵数据的获得,在过去对出版单位而言是难以想象的。
“行业内称为数字出版平台的数不胜数,真正由传统出版单位建设的成熟平台,则又屈指可数。”在他看来,一些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时,往往还是将图书内容电子化后,“简单平移或堆积,没有很好地考虑用户实际应用场景和使用痛点,更疏于打磨迭代产品,使得用户体验很不理想,只能落得无人问津的境地”。相反,如果以场景化应用为切入口,以用户需求为导向,小应用也会有大市场。
曾经“读者在哪”的茫然尴尬,转变为精准及时链接目标客户群。以聚典为例,“屏幕取词查检,释义即刻呈现”的服务模式,解决了读者在线阅读时的求知痛点,快速扩展辐射到在线搜索、新闻资讯和智能硬件等多种应用场景,其中囊括了微信读书、掌阅、得到、咪咕等数字阅读领域,百度百科、搜狗汉语等在线搜索领域,以及小度词典笔等智能硬件领域。这就突破了长久以来出版社多采用内容授权、内容交付方式,通过互联网应用开发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局限性,从而助力出版社站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心,成为整合上下游的枢纽之一。
打造“数字时代的文化基础设施”
业内认为,对于数字出版而言,数据不仅包括内容数据,还包括用户数据和阅读行为数据等。“对这些数据的有效采集、高效存储、科学分析、合理利用,乃至以数据驱动产品研发和服务,是一篇大文章,也是数字出版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。”毛文涛说。
历时近10个月,聚典在今年8月完成了2.0版迭代。业内对其愿景是——长远来看,希望聚典像电力、自来水那样,无论何时、何地、何种应用场景,都可以在读者需要的时候以快捷方便的方式,甚至无感地提供知识查检服务,力求打造成为“数字时代的文化基础设施”。
“基础设施”也意味着用户对优质平台的首选与惯性信赖。“当前的技术发展使我们看到了‘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’的更多可能性。”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吕健透露,预计明年“尚古汇典·古籍数字服务平台”整理文献数据库继续扩充第三、四期,总量将达10亿字,服务更多专业人士与古籍文化爱好者。
数字出版另一主力军——网络文学产业也显示了强大“基建”影响力。统计显示,去年互联网期刊、电子图书、数字报纸总收入为104.91亿元,相较于2021年的101.17亿元,增幅为3.7%。新兴板块发展势头继续向好。截至去年底,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作品1.6万余部,其中实体书授权超6400部,上线翻译作品9600余部,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。